A股近期的連續(xù)調整,迅速降低了市場的整體估值水平。在部分基金經理看來,市場整體估值水平已經進入合理區(qū)間,一些個股的估值已經具備明顯的中長期投資價值。不過,基金經理們同時指出,目前市場上存在多方力量的博弈,難以形成單邊預期,短線投資風險仍十分明顯,投資者如果此時入場布局,宜采用長線投資的思維,目前主要關注具有確定性業(yè)績以及高股息率品種。
不確定性依舊較大
在目前時點,許多基金經理將視角從A股波動轉移到了經濟數(shù)據(jù)。
中歐基金表示,根據(jù)國家統(tǒng)計局今日公布的最新經濟數(shù)據(jù),8月全國制造業(yè)PMI降至49.7%,重回榮枯線下,并創(chuàng)2012年8月以來的新低,顯示制造業(yè)生產經營狀況繼續(xù)惡化。同時,供給(生產指數(shù))和需求(新訂單指數(shù))均出現(xiàn)下滑。大宗商品價格下行抑制企業(yè)備貨意愿,或使企業(yè)主動壓縮產能,二者導致原材料和產成品庫存雙雙下降,去庫存繼續(xù)。而購進價格微幅回升至44.9,但仍低于榮枯線,印證8月以來工業(yè)品價格漲少跌多。
中歐基金認為,中長期經濟下行壓力是制造業(yè)疲軟的主要原因,短期因素還包括人民幣貶值影響企業(yè)信心,以及金融市場波動的次生反應等。中歐基金指出,為了應對經濟下行壓力,近期政策已有積極變化,如在貨幣政策方面出臺“雙降”,在財政政策方面包括實施第三波置換及發(fā)行專項金融債等。從邊際上看,中歐基金認為,經濟尚在底部區(qū)域運行,或處于尋底途中。貨幣杠桿如何配合積極財政政策,以及如何調動地方開工積極性,是近期有待解決的兩個核心矛盾。
有基金經理則向記者表示,從目前數(shù)據(jù)來看,中國經濟仍在探底過程中,不確定性依舊較大,反映到A股市場上,則讓許多板塊承壓。他認為,目前投資中,最重要的工作是尋找上市公司中確定性的業(yè)績增長,這類個股在市場情緒化調整結束后,將成為眾多機構和散戶集中買入的對象。
投資機會漸顯
雖然去杠桿化導致大量資金離場,但基金經理們依然認為,目前A股市場并不缺資金,缺的是各類投資者對牛市的信心。一旦市場信心得以恢復,A股或迎來一次更穩(wěn)健的牛市行情。
富國基金指出,在反復調整后,市場兩融余額大幅下降,而且多只分級基金出現(xiàn)下折,表明市場的杠桿正依靠自身力量接近出清的尾聲。與此同時,估值水平正在進入合理價值區(qū)間,投資機會正逐漸顯現(xiàn)。
富國基金表示,前期無風險利率下行以及牛市邏輯在不斷被質疑,外圍市場也動蕩不安,導致A股市場短期不確定性增強,目前仍處于整固過程中。不過,近來也有積極的信號出現(xiàn):如首先在央行超預期“雙降”下,無風險利率有望逐步下行;其次,“雙降”有助于改善悲觀預期,制造反彈,但市場機會的出現(xiàn)則需要等待對改革的驗證。不過,改革并非一蹴而就,需要關注十八屆五中全會時間窗口。富國基金同時提醒,由于美國加息預期先降后升,匯率階段性企穩(wěn),9月將重點關注美聯(lián)儲議息會議,策略上,主要關注具有確定性業(yè)績以及高股息率品種。